綜觀潛水意外的發生的原因,主要分為自然的天候及水文狀況、人為的潛水模式以及生理的健康狀況。
俗話說的好:「小心駛得萬年船」。 其實,絕大多數的潛水意外都是可以預防的,仔細分析歷來的潛水意外,幾乎都是發生在天候不佳、海象惡劣、潛場難度極高的情況底下發生的。這表示這些意外發生前,若是可以當機立斷的停止潛水活動,就可以避免事件的發生。所以,潛水員如果遇到天候不佳的狀況應該要保守一點,尤其是經驗較豐富的資深潛水員,更容易因為自恃經驗老道且潛水技巧熟練,而輕忽了大自然的力量,難怪大多數發生潛水意外的都是經驗豐富的潛水員,技巧不熟練的「菜鳥」反而因為懂得擔心而明哲保身。
除了上述大自然的因素之外,潛水員本身的潛水習慣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喜好獨潛的潛水員通常比較容易發生意外,因為當意外狀況發生時,缺乏同伴的相互協助就容易生更嚴重的問題,而且喜歡每次都做大深度潛水的潛水員也應作好妥善的潛水計畫,嚴格遵守免減壓潛水(就是避免進入減壓模式之意)的規定,才能盡量避免減壓病的問題,若是有興趣進行大深度的減壓潛水活動,則需要接受技術潛水的專業訓練。
原則上,海象狀況太差不要下水,身體狀況不好就好好休息下次再潛水,裝備有問題當然也要經過完整的檢修再行使用。最怕的就是潛水員莽撞行事在不適合的情況下進行潛水活動,如此發生意外的機會當然大增。此外,潛水期間要維持身體的健康,下水前避免酒精飲料及藥物的使用,罹患心臟病或肺部重大疾病者也最好暫停潛水活動以策安全。
環境因素
潛水最常發生意外的原因就是,在海況不佳的狀況進行潛水活動。
海況不佳時,出入水的困難度會增加,水下的能見度降低,體力的消耗變大,同時水溫也可能會降低,這種種的變化都是不利於潛水活動的進行,所以潛水員應該要視自己的能力及經驗決定是否要下水,千萬不要勉強入水。判斷是否可以下水的簡單原則就是,當我們站在入水處的岸邊,可以看出波浪的高度超過膝蓋以上時,就請認真考慮是否要下水。
萬一下水後才遇到浪況不好的問題,第一時間要先遠離激浪區,避免受激浪影響而撞擊礁石,然後在水面建立正浮力,尋找可以安全上岸的地點(通常是背風面的避浪區),以最快速的方式脫去蛙鞋上岸,然後盡速離開碎浪區。此外,各潛點的水流狀態及水下的環境也要多加留意,要到一個沒去過的潛點潛水時,最好可以透過識途老馬帶路,或是至少也要請教熟悉當地水下狀況的人,概略瞭解水下的環境狀況如何(類似潛水簡報),有了對潛點的基本概念再下水會玩的比較盡興也比較安全。
不良的天候,會導致水面的浪況過高,水下的能見度受影響,或伴隨著水溫降低的問題。在波濤洶湧的狀況下潛水,無論是岸潛或是船潛都會增加出入水的危險性;不良的能見度則會造成水下導航的誤差導致方向的迷失;在低水溫海域潛水若是缺乏適當的保暖措施,則會讓潛水員產生失溫的問題,進而影響潛水員的判斷力及活動力。
而各個潛場的水文變化也是要很注意的部份,若是該潛場本來就有特定的水流狀況,在經由有經驗的潛水員的帶領下,大多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是最容易造成意外的是突如其來的水流變化,例如強勁的沿岸流會讓潛水員偏離航道甚至帶向外海,上升及下降流則會造成潛水深度的急遽變化,其中上升流的危險性較高,反應不及的話可能會造成減壓病的問題。
一、遭遇強流
若是在海中遇到突如其來的急流,首先應該穩定自己的位置及深度,將身體盡量靠近岩壁或是海底的礁盤,因為靠近岩盤的區域通常水流的強度較弱,以雙手或防流勾固定自己的身體(防流勾是個體積小又實用的安全裝置,最好隨身攜帶),稍微調整一下呼吸穩定情緒,觀察判斷海流的走向及強度。
接下來就是要試著脫離流區,若遭遇的是沿岸流或是激流,則以垂直流向的方向脫離,移動時若是可手腳並用的如攀爬礁盤的方式游動,因為以手部的力量加以輔助會比單純踢蛙鞋力拼來得省力,又可避免過度耗氣。如果是上升或下降流,則試著水平移動看看是否可以脫離流區,若無法脫離流區,則應攀附著岩盤以安全的上升速度慢慢往上移動,特別是遇到上升流時,一定要避免直接被海流帶至淺水區,這樣會有罹患減壓病的危險。
二、水面漂流
若是真的不幸發生了水面漂流的意外,首要的原則就是不要與同伴失散,一群人聚在一起會比分散開來被尋獲的機會大的多。然後要設法保留體力維持體溫,而且要相互支持,千萬別放棄了希望。如果有辦法的話最好盡量取得淡水,所以有些人會在BC裡放一包飲用水,以備不時之需,千萬別喝海水,那會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水下生物
決大多數的水下生物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會被水下生物咬傷或是中毒,往往都是我們疏忽或是玩弄生物產生的結果。所以避免被水下生物傷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接觸及玩弄水中生物。同時做好保護措施,維持中性浮力,穿著防寒衣,手戴手套,都可以避免不小心觸碰的意外。
譬如台灣常見具有毒性的海洋生物:獅子魚、石狗公、海膽、芋螺、海蛇…等等,幾乎海洋中色彩鮮艷的小生物都具有毒性,幸好都不會主動的攻擊人類,只要記得不要去玩弄他們,他們都是很溫和不具攻擊性的生物。
台灣常見之鹹水魚螫傷事件,往往集中在數種常見、或名氣大的魚種,顯示出這五六種魚與本國漁民互動頻繁,俗語稱「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身苦五成仔丁六蝦姑」,構成六種「漁民公敵」。
生理及心理因素
這就是人的因素了,在水中因為身體機能出現問題而導致意外也是占很高的比例(例如潛水時心臟病發作),所以凡是有全身系統性疾病病史的潛水員,或是年過四十五歲的潛水員,都應格外注意身體的狀況,每年需定期做身體檢查並且向醫師諮詢,是否適合潛水活動。
同時,在進行每一次的潛水活動之前,任何人都應該要保持良好的體能狀況,避免前一天熬夜,酗酒,嗑藥的情況。在一趟的潛水旅遊當中,若是經過多日的連續潛水已經自覺體力下降,甚至已經感覺有些疲憊,就應該主動要求休息一到兩隻的潛水,如此可以避免因為體力大量消耗而虛脫。
在心理因素方面,若是嚴重恐水或是有任何疑慮的人都應慎重考慮是否從事潛水活動,因為太過緊張的情緒必然產生極大的壓力,進而影響正常的判斷力,當意外狀況發生時就容易因驚慌而發生更嚴重的事件。
若是在潛水過程中發生意外,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驚慌。首先,停下所有的動作,深呼吸,冷靜思考問題的來源,進而解決題,順利的回到水面。這些是意外處理的基本原則,面對不同的狀況當然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平時應該多與教練或是潛水長討論各種可能的狀況,當狀況發生時較容易冷靜的解決問題。
裝備因素
以目前較新式的裝備而言,只要是有經過正常的保養程序,在水下出問題的機率應該都很低,裝備意外大多來自於缺乏妥善的保養或是錯誤的使用。除非廠商有特別的規定,否則應該每年經由合格的技師做裝備的保養,並且以正確的方式使用裝備。
當然,萬一在潛水的過程中還是發生了類似調節器橫膈膜破裂導致呼吸進水的意外時,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自己的備用二級頭繼續呼吸,萬一還是有問題時,這時就知道潛伴的重要性了,趕快找到你的潛伴,和他一起共生回到水面,如此就可以脫離危險。而外出潛水最常發生的小問題就是:氣瓶的O-ring破裂,導致一級頭無法與氣瓶氣密而漏氣,在此建議潛水員可以準備幾條O-ring帶著,以備不時之需,否則好不容易到了海邊卻因為這樣的小問題而耽擱了潛水活動。
潛水模式的因素
有些人進行休閒潛水時喜歡潛得深、潛得久,但是這是不可取的行為,因為那並不代表潛水的技術高超,反而是將自己暴露在減壓病的危險之中。
任何大深度的潛水都有其潛在的危機,身為一個負責任的潛水員應該避免將自己的潛水模式逼到極限,也就是說潛水的過程中不要超出免減壓潛水的範圍,而且應該盡量保守,以策安全。若是真的對大深度的潛水有興趣,那便不是休閒潛水的範疇了,應該要去接受專業技術潛水的訓練後、使用適當的裝備後才去從事技術潛水。
而有關於個人的潛水模式,嚴格遵守潛伴制度,隨時監控氣量及免減壓時間,佩戴潛水電腦表都是有助於潛水安全的,尤其是常從事潛水攝影的潛水客,很容易為了拍攝一個迷人的畫面而在大深度的地方等待許久。而有些喜好打魚的潛水客,更是意外發生的高危險群,因為從事打魚活動的人除了會做長時間的潛水以外,也會常以獨潛的模式進行,可以說是一種危險性較高的潛水模式,千萬要小心。
有助於增加潛水安全性的工具
一、防流勾:
這是體積小,價格低廉,但遭遇強流時又非常好用的裝備,平時就可放置在BC之中做為必備的安全措施。
二、潛水BC燈:
平時放置於BC口袋,不僅可拿來水中照明用,萬一於夜間與潛伴失散或是遭遇漂流意外,更可以有效率的標定自己的位置,增加被發現的機率。
三、水面高音笛:
高音笛是搭配洩氣閥使用,不管是水中還是空氣中都能發出高音聲響。平時可結合於BC充排閥之上,可利用氣瓶裡的空氣發出尖銳聲響引起周圍船隻的注意。
四、水面浮力棒:
這是個常見為橘色的充氣塑膠棒,長度在一至兩公尺以上,於水面充飽氣後即成為一個很明顯的目標物。